无损击败装甲师的核心在于兵种克制与战术配合。装甲师通常由重型坦克和辅助部队组成,其高防御和火力输出需要针对性策略。首先必须确保己方部队配备足够数量的反坦克炮和自行火炮,这些单位对装甲目标有额外伤害加成。同时利用榴弹炮的远程优势提前削弱敌方装甲部队,避免正面冲突。侦察机或无人机的情报收集至关重要,能提前预判敌方装甲师的部署位置和移动路线。

地形和阵型布置是无损作战的关键因素。选择森林或山地等地形部署反坦克炮,能获得防御加成并限制敌方坦克的机动性。将装甲部队分为多个梯队,第一梯队由轻型坦克吸引火力,第二梯队的反坦克炮在安全距离输出。务必保持部队处于补给范围内,避免因弹药或燃料不足导致战斗力下降。多角度夹击战术能分散敌方装甲部队的火力,降低己方损失。

轰炸机对地面装甲单位有显著杀伤效果,但需要战斗机护航以确保制空权。运输机可快速投送摩托化步兵进行侧翼骚扰,破坏敌方装甲部队的阵型完整性。需空军单位消耗资源较多,需合理规划使用频率,避免后期资源短缺。同时防空炮的提前布置能防止敌方空军反制。

资源管理和科技研发是长期无损作战的基础。优先升级反装甲科技和火炮射程技术,确保火力压制优势。合理分配油料和钢铁资源,维持反坦克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。军团合作中可共享高级军备科技,缩短关键兵种的研发时间。战斗中缴获的敌方装甲残骸可回收为稀缺资源,但需工程车部队及时处理战场。敌方装甲师若采用集中突破战术,应立即后撤反坦克部队并召唤空中打击。遭遇装甲师与步兵混编时,先用榴弹炮清理步兵单位,再集中火力消灭装甲目标。战场局势变化时,保留预备队进行针对性增援比全军压上更有利于控制战损。战后及时治疗伤兵和修复装备,维持部队持续战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