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矿收益最大化需从工程舰选择、采矿平台运用、矿区规划及舰队管理四个维度协同优化。工程舰等级直接影响采集效率,大型工程舰基础采集速率远超中小型,但需平衡指挥值占用与数量配比。仓储扩容是提升单次运输量的关键,建议优先升级AC721运输船的仓储模块,单船满级可提供25200存储空间,大幅降低往返频次。采矿平台则提供区域性效率增益,高级平台覆盖范围内允许矿车直接交付资源,省去返程时间,同时具备25%采集加速效果。
矿区选址需兼顾资源等级与分布密度,高级矿点总量更高但开采难度大,需依赖中级以上平台降低开采等级限制。理想矿区应包含4片以上金属矿、3片晶体矿及2片重氢矿,确保资源多样性。计划圈摆放技巧同样重要,将矿点置于计划圈边缘可缩短工程舰曲率航行后的常规移动距离,减少无效耗时。若采用重叠计划圈策略,需确保各圈中心连线与基地位置形成最优路径,避免航线交叉导致的效率损失。
初级阶段以中型工程舰为主,搭配AC721组成混合编队;8本后应逐步替换为大型矿车,其95000基础仓储量能显著提升单次运载能力。技术点分配应优先强化采集速度与仓储容量,采矿平台解锁后需同步升级降低开采难度与多船协同功能,使单个矿点可容纳2艘工程舰同时作业。离线期间可将战斗舰编入矿队护航,并开启基地护盾防止资源损失。
后期收益提升依赖采矿平台与前哨站的联动。高级平台需部署在6级矿点密集区,通过资源直输功能消除运输耗时,使理论效率接近工程舰最大采集值。前哨站建设可进一步扩展平台覆盖范围,但需注意资源投入与防御部署的平衡。采矿效率的终极优化需持续监测舰队作业数据,通过调整矿车数量、平台位置及技术路线实现动态微调,最终形成资源采集的良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