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量的计算主要基于武将的生命值百分比和固定数值加成。治疗型武将的技能描述中通常会明确标注治疗系数,例如基于自身生命值的114%或固定恢复700点生命值。这类数值直接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强弱,同时部分武将还会根据目标的生命比例提供额外治疗,例如对生命值低于60%的队友提升恢复量。治疗增益效果也会影响最终数值,例如五星武将的治疗增益为75%,六星可达110%,这些加成会与基础治疗量相乘得出实际治疗值。
治疗量并非完全固定,某些情况下会受到增伤属性的影响。测试增伤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技能的恢复量,但竞技场专用的增伤属性通常不作用于治疗。这一机制使得治疗型武将在副本推图中表现更为突出,尤其在面对高伤害敌人时,稳定的治疗能显著提升队伍容错率。需治疗量不受敌方减伤效果影响,因此在敌方防御较高时,治疗收益相对更为稳定。
治疗型武将的培养优先级取决于阵容需求。若队伍缺乏生存能力,优先提升治疗武将的星级和装备能有效改善战斗表现。高星治疗武将凭借更高的治疗增益和生命值基础,能提供更可观的恢复效果。资源有限时,建议集中培养一名核心治疗武将,而非分散资源给多个辅助角色。部分治疗武将还附带攻击增益或控制效果,这类功能性治疗者在后期战斗中往往比纯治疗型武将更具战略价值。
阵容搭配时需平衡治疗与输出的比例。治疗武将通常放置在后排以减少受到攻击的概率,同时确保其技能能覆盖关键队友。部分高阶玩法中,治疗武将的站位需要根据敌方攻击模式调整,例如面对直线攻击型敌人时,应避免将治疗者与主力输出置于同一列。治疗技能的释放时机也影响实战效果,自动战斗中建议优先选择带有群体治疗或持续恢复效果的武将,以降低操作需求。